關於我們

因應全球暖化的危機,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的二氧化碳減量策略成為國際社會將環境問題量化且訴諸國家性政策目標重大行動,其目的在於規範各工業國家未來之溫室氣體減量責任,以落實溫室氣體排放管制之工作,也接櫫了全球環境永續經營時代的來臨。

事實上,營建業在製造溫室氣體的比例僅次於運輸及重工業,主要肇因於不永續材料的使用(RC構造的比例過高),能源的高消耗行為(高耗能的材料製程)及營建過程的廢棄物排放(運輸與營建過程),因此,建築的永續必須從建築計畫各個面向中,去發展創新的思維,尋找實踐的方法及發展的目標。更具體而言,唯有尋找更符合永續生態的建材,透過完整的建築物生命週期分析,以全程的建築環境管理,才能建立永續建築的設計準則與實踐方針。永續建築的主要課題,不再以人為唯一的服務目標,更重視對環境資源的重視、生活健康品質的關注,「有機」與「生態」的概念勢必如影隨形的緊扣住21世紀的建築發展。

木構造建築本身就是一種永續建築的實踐,從規劃、設計、營造過程,乃至於未來的設施管理等,都能被串聯為一貫的嶄新思維,相較於傳統其他建築型態,木建築的生態性、永續性及強烈的環境教育性格等特質,都值得我們正視。木構造成為當前國際詮釋永續行動之其中一種必然手段,從近年來國際建築活動對於木構造建築日趨推廣的行動,以及木建築優於傳統RC建築對環境共生的貢獻等,木構造建築已成為建築的必然趨勢,更是永續建築最佳的載台。

為了於台灣推廣木建築及居住環境永續技術,教育部於2006年3月專案協助國立高雄大學成立永續居住環境科技中心 (Center of Built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Technology,簡稱BEST中心),以求整合與厚植南台灣相關產學之研究能量與資源,本中心成立宗旨與願景如下:

  • 配合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之溫室氣體減量,並符合永續發展之國際

趨勢,以大型公共木構造及節能設計展現生態建築發展之願景。

  • 配合高雄大學校園規劃及建設目標,籌備建立大型木構造活動中心,營造

創意與生態之嶄新場域,提供週邊社區及校園多功能、高品質之服務空間。

  • 發展南台灣亞熱帶建築之相關研究議題,建置結合產學領域之發展平台,

形塑本土建築之未來趨勢。

BEST中心的近程任務在推動校園永續建築的新模式,以高雄大學的學生活動中心為實踐目標,企圖以大型木構造公共建築結合永續建築技術(如再生能源與綠建材的應用、誘導式設計等),營造南台灣新建築的典範。中長程的目標則著眼於永續建築技術的研究及推廣,透過國際交流的平台,建立一個結合學術、產業鏈結及地區發展的建築科技中心。